年,NicoPijls等便提出血流储备分数(FFR)的概念。FFR定义为在腺苷等扩血管药物诱发心肌内微循环达到最大充血状态下,狭窄远端冠状动脉平均压力与冠状动脉开口处主动脉平均压力的比值。在无狭窄病变时,FFR理论值为“1”,FFR<0.75时,提示狭窄病变可诱发心肌缺血;当FFR>0.8时,提示狭窄病变不能诱发心肌缺血,该截断值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高达%,之后大量的临床研究均证实了FFR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有效。
02临床应用进展(1)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及微循环障碍,会导致罪犯血管FFR测量值偏高,得出假阴性结果。因此,对于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应避免对罪犯血管行FFR测定。而对于心肌梗死非罪犯血管行FFR测量指导介入治疗是可行的。
(2)左主干病变:对左主干病变行FFR测定时,应将指引导管开口撤出冠脉开口,避免指引导管开口嵌顿影响FFR测定。对于左主干开口或体部病变,FFR测定是准确的,当左主干病变合并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病变时,FFR值可能会被轻微高估,此时,FFR评估联合血管内超声检查进行介入治疗是理想选择。
(3)分叉病变:FFR可有效判断分支病变能否引起心肌缺血。对于非左主干病变,主支病变介入治疗后如果分支血管开口≥2mm且直径狭窄≥75%,无明显夹层和血流TIMI3级,对分支血管行FFR≥0.75,则分支不需要进一步处理。
03PCI术后残余缺血的评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残余缺血的发生率高。对PCI术后造影结果良好的患者行功能学测定,仍有近24%的患者FFR值显示存在残余缺血。PCI术后高FFR值预示着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可有效缓解,而低FFR值则预示着介入治疗失败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
除了FFR,其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方法也发展迅速。如瞬时无波形比值、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成像FFR、定量冠状动脉造影FFR等。
精确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对指导介入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手段,为临床介入医生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技术支持,而在临床应用中,各种新的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方法也不断推出,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专家简介
医院刘斌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心脏病介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病学院会员、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会员、亚太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组主席团成员;
《ESCCardiovascular中文版》副主编、第十届《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编委、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编委等多个学术职务。
文丨刘斌
编辑、排版丨付雨杰
审核丨邢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