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术荟萃陶贵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
TUhjnbcbe - 2022/5/2 17:43:00
老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25820796848674143&wfr=spider&for=pc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升高,人们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也随之升高。当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其原有病情进一步加重,还有可能并发各种严重疾病,致使其预后不良。相关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可引起血管管壁动脉硬化,管壁增厚,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发生发展;而冠心病病情控制不当,可增加机体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缺乏能够使糖尿病血糖水平升高。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故当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时,一些致病因素会协同,加速组织损伤,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充分认识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共病管理现状,进一步优化其管理策略,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是当前现阶段慢性病研究的重点。

1、冠心病与2型糖尿病共病的流行现状


  大量研究证实,冠心病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血脂紊乱、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的风险更高。中国心脏调查组选择北上广、南京、武汉等7个一线城市的52医院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占76.9%。EUROASPIREIV研究显示,约有27%冠心病患者就诊时合并糖尿病,而在未临床诊断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无论应用WHO亦或ADA诊断标准作为筛查工具,均能检出约25%的新确诊糖尿病患者。另国外一项研究显示,随着多种心血管二级预防治疗药物及管理的逐步引入,2型糖尿病人群与非2型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及冠心病死亡率均逐年下降,但需注意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相关死亡率仍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仍具有较高的心血管残余风险,因此应加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管理,合理控制共病患者病情进展。

2、冠心病与2糖尿病共病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存在“两高三低”的共病管理现状,其中,“两高”指患病率高、危害性高;“三低”指心血管保护药物使用率低、糖尿病筛查率低、控制率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危害性更高已在上文流行现状中论述。2.1心血管保护药物使用率低:


  CAPTURE研究纳入13个国家名于年进行门诊访视的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发现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以及证实存在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国际水平。2.2糖尿病筛查率低:


  英国有学者调查了NHS系统中心血管医师对于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的看法,仅有29.1%心血管医师会对所有接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而且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若发现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只有69.3%会进行相应的干预和处理,其余是建议其自行到内分泌科就诊。2.3病情控制率低:


  Ferreira研究选取-年间收集名医生(46%为心血管医师)提供的名冠心病患者,其中(34.7%)名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根据指南推荐的理想化药物(高强度他汀、抗血小板药物、ACEⅠ/ARB、SGLT2i、GLP-1RA)进行治疗,仅有6.9%患者获得了全部理想化治疗。除此之外,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也会对病情控制造成的一定的影响。美国一项研究报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就诊于心内科与内分泌科门诊的可能性为2:1,这一比例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一步扩大到4.1:1,患者重视冠心病的控制,而往往会忽略血糖管理,这不利于共病病情控制。

3、冠心病与2型糖尿病共病管理新进展

3.1设立心血管代谢门诊综合管理模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心血管病合并多重代谢危险因素(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患者的综合管理,目前已有多个美国临床中心设立心血管代谢综合门诊,其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个学科合作对心血管合并代谢性疾病患者进行共同管理,内容包括疾病筛查、生活干预、饮食和运动指导、戒烟干预、根据指南推荐的标准化治疗、康复计划等。目前研究证实,该综合管理门诊能够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合并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其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延缓恶化,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就诊的方便性和依从性,但其成本较高,制约着其推广。3.2建立心血管代谢医学的亚专科医师培训模式:


  美国心脏病学会提出建立心血管代谢医学这一亚专科的概念,并给出了培训心血管代谢专科医师的构思,主要是医师在普通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轮转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深入了解各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疾病的概念和诊疗理念,总结其综合管理内容。3.3建立心血管代谢专病医联体:


  年我国心血管病中心构建了心血管代谢专病医联体,其主要工作是建立国内心血管代谢疾病患者的数据基础,以了解当前各类心血管代谢紊乱疾病的患者数量、患病率、临床结局等,同时在此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哪些方面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例如:糖尿病尚未能引起心血管医师足够重视,心血管代谢专病医联体将会重点探讨针对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且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以保证治疗策略的规范性和推广,但该模式的实践具体效果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4、小结


  总言而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较差,而当前共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病情控制率低,因此临床学者仍需不断探索冠心病与2型糖尿病共病管理新模式,以进一步促进共病患者对权威指南诊疗路径的落实,更好地改善共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作者:陶贵周 张秀青单位:锦州医院

专家简介扫描
  陶贵周,辽宁省首批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协委员,辽宁名医,辽宁省首届“十大健康卫士”,中国健康传播大使,中国影响力医生。原锦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心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心血管急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心血管诊疗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兼心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委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辽宁省心血管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辽宁省中医药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辽宁省心血管病防治专家组副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1.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2.心血管病的预防和康复;3.“双心”医学;4代谢性心脏病学。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10部;副主编专著5本。获得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完成“十一五”、“十二五”计划项目、国际多中心项目5项,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80多名。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年中国心血管医师分会优秀工作奖、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辽宁省“五一”奖章、辽宁省首届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辽宁省“心”健康大使等多种称号。

往期回顾1、学术荟萃|张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循证医学进展2、学术荟萃|袁宇: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3、学术荟萃|*建华: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处理单中心经验4、学术荟萃|李荣:“中医金三角”法则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探讨5、学术荟萃|郭平凡: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进展6、学术荟萃|乔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7、学术荟萃|李则林:Micra无导线起搏器VCM运作特点8、学术荟萃|曲乐丰:便携式三维超声在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筛查的应用和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9、学术荟萃|李拥*: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0年随访结果比较10、学术荟萃|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构建、推广及应用11、学术荟萃|章希炜:破裂腹主动脉瘤指南解读12、学术荟萃|石蓓:从指南看待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现状与趋势13、学术荟萃|朱明*:冠心病中医论治的研究进展14、学术荟萃|曲乐丰:颈部血管大出血新分型及救治措施15、学术荟萃|吴明营: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16、学术荟萃|张刚成:心血管介入操作相关脑卒中研究进展17、学术荟萃|毛静远:《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制定过程中的几点说明18、学术荟萃|王圣: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治疗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研究进展19、学术荟萃|王兵: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复合手术治疗

推荐阅读

扫码查看学术热词END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医学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荟萃陶贵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