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高血压的艾灸疗法,冠心病的调理方
TUhjnbcbe - 2022/4/16 19:04:00

今天我们所要分享的话题是高血压的艾灸疗法,如果是自我保健、痰湿中阻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艾灸百会穴、中脘穴、丰隆穴来达到健脾、去湿、降低血压的目的。

百会穴是人体最高的穴位,它位于头顶正中穴与两耳间连线的交点处,中脘在腹部胸骨柄的下面有个小箭突,也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心口窝的位置,在他以肚脐连线的终点位置就是中脘穴。外膝眼到足外踝连线的终点就是八寸的位置,然后找到筋骨前缘外侧一点五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这里就是丰隆穴。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主要是痰湿蕴于中焦,所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去滋养而发为眩晕、头痛。百会穴属于督脉,是手足太阳、手足阴阳、手足少阳经之会,艾灸此处可以升清、降浊,改善头疼、头晕的症状。

丰隆穴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化痰湿,不管是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都可以通过艾灸来化解。中脘穴能健胃运脾,脾胃健运可以化解痰湿,平时可以在这三个穴位上用艾条进行温和灸,如果觉得总拿着艾灸太累,也可以用艾灸架来固定。

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的艾灸法

取穴就是百会穴、中脘穴、丰隆穴,操作就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十五到三十分钟,每日或隔日灸一次,七到十次为一个疗程,功效就是健脾胃、化痰浊、降血压。不着急,血压就能够降下来。

初春乍暖还寒时,在门诊部经常遇到头痛、头晕的患者,有个患者患有高血压多年,经过我用运脾化湿、调补肝肾之法调理后,病情一直比较稳定,但最近他早晨起床后又出现头疼、头晕、血压不稳的症状,特来寻求调理。

我见他面色稍红,舌质暗红、舌苔*腻。这是春天到了,气候变化所致。在他的病历中,我写到:春阳上生,肝阳益亢,宜平肝、脾益肾,给他开了食方和茶饮方。开完药后,我跟病人叮嘱,春季肝气旺,这时候保持一个好心情是关键,遇到事情不要着急动怒,不急躁,病就好了一半。

在*帝内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恬淡、虚无是因,真气从之是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处于一种平静状态时,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绪的积扰,你的气血就会正常的运行,这时候疾病就会少生。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了异常的变化,体内的气血就会因此产生混乱,进而导致疾病。

很多人会发现自己一旦无法控制情绪、发怒了,血压就会很快的升上来,人也会感到头晕、头疼。这个时候一定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试,学会自我释放压力,缓解不良的情绪。

我曾经遇到一位男性的患者,体风形状、脾气波动比较大,总是因为生气引起血压升高,平时还经常头晕、脑胀、面色浮虹。对于这样不容易控制自己情绪的病人,可以做一些简单易行的锻炼来缓解自己的心情。

我让这个患者每天早、晚按照下面的法则来练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锻炼,患者反应良好。

方法非常简单,双足与两肩平宽,呈半蹲式。靠墙壁或桌椅,两手平举成弓形,两眼自然闭合,微露一线之光,舌抵上颚,排除杂念,一手丹田,缓慢呼吸,每次练功五到十分钟,早、晚各练一次,能够遗精、转气、集中注意力,从而使血压下降。

老年患者也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有些人爱跳广场舞,挥挥手、跺跺脚、跟着音乐做锻炼,这就很不错。

我平时喜欢散步,冬天时就在室内走,平时也爱练半个小时左右的八段锦,做完运动心情和身体都会变得舒畅。除了运动以外,你可以多试一些方法,比如写字、看书、听音乐等,总之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活动,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心境。

不是每个冠心病患者都要活血化瘀,我们来谈一下冠心病的调理方法

很多人觉得自己胸口憋闷、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有时候是脾胃部的感觉,觉得胀满、不消化,但有时候是胸闷的感觉,这时候如果做个检查,多数是患上了冠心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冰箱等现代化电器的使用,湿邪在冠心病的发病中也起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很多同事都在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脏病,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只要一提心脏病就用活血化瘀这样的做法有点矫枉过正。

中医治疗讲求辨证施治,一味的活血化瘀,致使有些病的疗效不是很理想。当时有一位心率失常的病人,经过中西医的治疗后,病情已稳定,可是刚出院就又复发,我发现病人有湿热中阻、气血失畅的症状,通过查舌苔和把脉也发现与之相符,依次辩证,用了温肺化浊、清热除湿的治法,方用甘露消*丹变通。药后几天,患者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之后随访一年再也没有复发。

这个病案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说明一种病按照成因和临床表现应该有不同的症候之分,自然也有不同的治法。许多冠心病患者总是在阴雨天、饱餐后或者腹泻时出现心绞痛,我依据辨证,通过调理他们的脾胃,也能很好地缓解心绞痛的发作。

所以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就开始了冠心病从脾胃的研究。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完善,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同道认同和接受。

总之,不管是什么病,只要紧扣辨证论治,中医这一活的灵*做到灵活变通,不少疑难杂症有可能治愈的。

一、阴天、下雨就胸闷,多半是湿邪引起。

一九九一年六月,我治疗过一位李姓病人,男,五十六岁,自述已经阵发性胸闷、胸痛五年,加重一个月,医院被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之前也服用了很多药,效果不错,但是最近胸痛加重,服用这些药物已经不能控制,尤其是每逢阴雨天气及天气闷热时更为难熬,一天常能发作三到四次,休息后也不能减轻,必须服用硝酸甘油才能缓解。

我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舌质暗淡、舌体较胖且有齿痕,舌苔白、厚、腻,再结合他伴有的肢体沉重、头部昏沉、口部粘腻等症状。我判定这病属于由湿浊引起的。

中医认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急于引起湿浊、血积,是最能阻碍身体中气的运行。就像下雨前空气湿度高、气压就低,各种气的流动像是停顿了一样,湿浊蕴结在胸口,导致胸中的阳气无法舒展,血液运行迟缓,就会引起胸闷、气短。

阴雨天的时候,外界的湿气也重,气压偏低更会加重病情。水湿的运化主要是由脾完成的,所以针对这个病人的治疗要醒脾化湿。

我用了三仁汤组方,七剂后症状大减,再进十剂后,患者周身舒适、胸部憋闷、疼痛减轻。之后药方稍加调整,病人的胸痛消失,其他症状也没有了。

中医把治病的外因归结为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类。现代人多处居室内,冬有暖气、下有空调,受其他五类外邪入侵的机会大减,而湿浊独盛。

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有空调,导致汗液淤积体内。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凉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殊不知久而久之,外则损及体表的胃气,内则寒伤脾胃之阳,导致功能减退,而湿邪诱发冠心病。

这类病人可以用前文我们讲过的三仁粥来调理,也可以试一试藿荷蔻仁鲫鱼汤

,鲫鱼能平降胃气、调和脾胃、补益五脏,藿荷与藿梗配合能有调理气机升降,很好地达到去湿效果。再配上白蔻仁和竹叶,对于湿浊型的冠心病非常有益。

注:文中涉及到药方的,请在当地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勿私自服用!

从小饿到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血压的艾灸疗法,冠心病的调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