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记住这5个要点,别再踩
TUhjnbcbe - 2025/6/22 9:06: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 http://www.xftobacco.com/m/

不要滥用激素

对于新冠感染来说,绝大部分感染者,特别是年轻人和小朋友,都是轻症。

这里说明一下,轻症和重症的区别,只要没有缺氧都是轻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别:

1.无症状

真的有人是无症状的,就仅仅是抗原阳性。

2.或者是局限于上呼吸道的症状

咽痛,发热,鼻塞,咳嗽,没有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正常,肺部没有改变,如果拍了CT则提示正常。

3.上呼吸道症状,肺CT异常,但是血氧饱和度正常。

这类人其实也不少,比如新冠感染了半个月,也不发热了,就是咳嗽一直不好,医院拍CT,提示是肺炎。但是一直没有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一直正常。这时候其实依然属于是轻症。

可以看出来,只要没有缺氧表现,血氧饱和度没有低于94%,都是轻症。

而对于轻症来说,不能使用激素,这里的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比如地塞米松、甲强龙、氢化可的松等。因为这时候使用激素是有风险的,可能会让你本身的轻症变成了重症。

大家一定要注意,医院了,医生让输液,一定要看清楚输液的药物是什么。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轻症不能使用激素?医学界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激素对轻症病人的免疫系统有抑制,不利于对抗病毒,会让病毒乘虚而入。

不要滥用抗生素

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很多患者拿着CT报告问我,说报告显示有肺炎,然后医生让输液头孢,或者左氧氟沙星,或者莫西沙星。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医生们对新冠引起的肺炎认识不到位,还有就是既往的用药习惯导致的。

他们通常认为:

1)CT提示肺炎了,就得用抗生素消炎,如果不用抗生素,就觉得不放心。

2)新冠肺炎会继发细菌感染,所以抗生素先用上。

但真实的知识是:

1)新冠肺炎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没用。

2)新冠肺炎继发细菌感染罕见。如果没有证据支持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风险大于获益。

3)病毒性肺炎可以自愈。并不是一看到肺炎,就得输点什么液,弄点什么药。

高危人群尽早使用Paxlovid

如果家里有以下这几类人群的,不要犹豫,想办法,尽最大的努力去备着:

65岁以上,不管疫苗接种状态如何;小于64岁,如果有危险因素,不管疫苗接种状态怎么样;年龄大于50岁,疫苗没有接种完整;有免疫抑制状态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

有多个慢性病或者多个危险因素的,也建议备着。比如有冠心病的同时,还有中风的老人。

另外使用这个药,我还是叮嘱一下,一定要注意家里老人现在用的药,是否和Paxlovid有冲突,一定要问医生。当然现在大部分医生也不知道这个药,对于药物冲突也不太清楚。

如果没有Paxlovid

可以选择Molnupiravir

如果真的抢不到Paxlovid,对于高危人群,可以试试Molnupiravir,这个药有几个特点,也和大家说下:

1)效果没有Paxlovid好,只有在没有Paxlovid情况下才考虑使用;

2)建议也是越早用越好;

3)没有像Paxlovid那么多的药物冲突,使用起来方便很多。

重症的时候,抗炎很重要

前面说过,只要有缺氧(血氧饱和度低于94%),就可以诊断为重症。

关于重症的救治,记住3个药:

地塞米松

瑞德西韦

巴瑞替尼

这3个药,都是用来对付“炎症风暴”的,到底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具体是这样的:

1)有缺氧,但是还不需要吸氧

这是重症中最轻的一种,氧饱和度提示缺氧状态,但是不吸氧也可以耐受,这时候推荐瑞德西韦。

2)需要低流量吸氧了

病情如果再往严重方向进展的话,就需要进行吸氧了。这时候推荐的方案是:小剂量地塞米松和瑞德西韦。

这时候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使用地塞米松后病情加重,表现为一些炎症指标升高以及氧需求增加的话(比如需要达到10L/min),可以考虑增加巴瑞替尼或托珠单抗。

3)需要高流量吸氧或者需要无创通气了

推荐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对于收入ICU或接受ICU级别治疗24-48小时内的患者,我们也建议给予巴瑞替尼或托珠单抗辅助用药。试验数据表明,地塞米松治疗可降低接受无创氧疗患者的死亡率,加用巴瑞替尼或托珠单抗能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对这些患者使用瑞德西韦,但优先用于接受低流量氧疗的患者。瑞德西韦在需要更高水平无创支持的患者中的临床益处不太明确。

4)气管插管患者或者使用ECMO患者

推荐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对于收入ICU24-48小时内的患者,我们也建议托珠单抗辅助用药。

以上是关于新冠治疗的5个要点,一定要记住,会帮你避免过度治疗,也可以尽量的得到规范治疗。

声明:载发此文出于更多分享,不做商业,不代表机构立场,如有相关事宜,请及时联系侵删。同时欢迎来稿。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记住这5个要点,别再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