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教育部官宣心肺复苏将被纳入青少年必修课程
TUhjnbcbe - 2025/6/10 19:30:00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通知指出,学校红十字工作要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也就是说,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将是青少年必须掌握的技能。

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简单说就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重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

为啥国家要把心肺复苏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呢?

看以下这些案例:

小品表演艺术家高秀敏在家中去世,死因为急性心肌梗死;

广州著名律师、广州市律师协会执行会长颜湘蓉应邀参加“穗港中介服务业洽谈交流会”时在演讲台上猝死;

著名笑星马季先生和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因冠心病而猝死;

就在最近,医院眼科医师王辉博士在家中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中科院博士、医院青年教师、副教授肖育众,因劳累过度出现心源性猝死......

案例数不胜数,猝死数据触目惊心。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心跳骤停而死,

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87.7%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其实,在心脏停止4分钟内,如果施予正确的心肺复苏救助,

可以挽救近50%猝死人员的生命,

这就是救命的黄金4分钟。

随着时间增加,复苏概率相应降低,直到心脏骤停10分后基本无希望。

如果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当患者在公共场合发病时,

可能会有一半的患者会从死神手里逃脱出来。

像触电、溺水、心脑血管、中毒、交通事故、意外事故等的增长也使越来越多的事故当事人需要现场急救。

在这些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

如果有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的人在医生到达之前,尽快为伤者进行心肺复苏,

有可能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

危急关头,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

让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巧势在必行。

这不仅是简单的技术,而是生命的呼唤!

新智数信推出心肺复苏急救课程

只要4分钟

帮助大家轻松学会心肺复苏技巧和知识

牢牢握住生命的黄金4分钟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珍惜

百度搜索“新智数信”进入数信培训,即可立即听讲!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部官宣心肺复苏将被纳入青少年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