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平时没有胸闷胸痛等冠心病症状却发生心肌
TUhjnbcbe - 2025/4/27 16:50:00
真皮型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444090780511423&wfr=spider&for=pc

真实案例:

患者孙某某,男,63岁,企业退休职工,喜欢户外运动等健身活动,体格中等,糖尿病病史10余年,一直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血糖控制可,无活动后心慌、胸闷、胸痛等冠心病病史。

5天前晨起后突发胸闷、胸痛,位于胸骨后,持续30分钟不能缓解,其爱人发现情况不见好转,医院就诊,门诊心电图检查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该患者病情特殊之处就在于平时没有冠心病症状,无明显诱因的突发心肌梗死。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称之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者隐形冠心病。它的发病机制和对人体的危害与一般冠心病无异,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更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下面阐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

发病机制

隐型冠心病亦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患者检查发现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临床上无心肌缺血的心慌胸闷、憋气、胸痛等症状。

隐匿性心肌缺血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5%~10%,在心源性猝死者中,约有1/4的死者生前无任何冠心病症状。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能与冠脉病变程度较轻、侧支循环较好和痛阈增高等有关,心电图上的缺血表现可能出现在静息时、运动负荷增加时或在动态观察中间断出现。

临床表现(三种情况)

1、有由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从无心肌缺血的症状。

2、曾患心肌梗死,现在有心肌缺血,但无心绞痛症状。

3、有心肌缺血发作病史,但有时有症状;有时无症状,此类病人临床最多见。

诊断

临床检查(如静息或动态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等)发现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又无其他原因可解,且无相关临床症状时即可诊断。冠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由于临床上无相关的症状,易引起忽视或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或发生猝死,亦可能逐渐演变为缺血性心肌病出现心脏扩大,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防治

防治措施同其他类型冠心病一样,包括消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治疗;采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药物减少或消除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

如服药期间仍持续有心肌缺血发作,应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有无狭窄及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根据狭窄的程度及部位采取保守治疗或者支架植入术等手术治疗。

刘医生温馨提醒:

年龄大于45岁以上,特别是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朋友,建议每年定期做个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心肌缺血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其进一步发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时没有胸闷胸痛等冠心病症状却发生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