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冠脉介入术后应关注这3项常规血液指标,未
TUhjnbcbe - 2024/12/26 15:50:00
白癜风感恩回馈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图一斑块和血栓

急性心梗是冠心病当中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是因某支冠状动脉或它的分支完全闭塞或几乎完全闭塞,血液无法流过,心肌严重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的坏死,以前称为心肌梗塞,现在称为心肌梗死。以前我用心肌梗死这个词,有的读者很不高兴地说:你这个大夫,这样说多不好。

我分析以下他的心理:他对死这个字很忌讳,梗塞可接受。但是,医学专业上改过来是有道理的,根本的问题不在血管堵塞,而是在于心肌细胞的坏死,所以才改过来的。今天这篇文章里用心梗这个简称,大家都好接受了。不聊远了,回到介绍急性心梗和介入术后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的情况。

发生心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一种不稳定的病灶,医学上把它叫做易损斑块。不稳定或易损的原因就是这个病灶中的脂质核心太大,包裹脂质核的包膜太薄,而且极易破裂,或者已经发生溃疡,导致血液中的止血物质如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血酶等止血物质,误认为血管破了,就赶紧一拥而上,贴在破损的包膜上,形成一个血栓,溃疡病灶敷上来“止血”,如果血栓长得足够大,就会直接把血管全堵上,血液一点也过不去,这样就导致心梗了,这就是血液中的止血物质好心干了坏事。

介入以后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的病灶也和急性心梗患者梗前血管病灶都有一些相似性,它的内膜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破裂,出现损伤面(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因为要把狭窄的血管打通,不“削掉”或“挤扁”那些鼓出来粥样硬化斑块是不可能开通血管的),此时的放支架或球囊护张部位的病灶,就成为一个不稳定的病灶,术后用药也就是为了让这个病灶更稳定并预防新病灶的形成。

冠心病介入术后,或心梗病人,随访复查难免要进行血液检查,目前看来应该包括安全性指标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血脂升高,糖尿病或者控制不佳,以及局部炎症反应都与易损斑块有关,检查时应包括这些指标。

剩余69%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冠脉介入术后应关注这3项常规血液指标,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