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冠心病的人来说,防止心绞痛发作最基本的治疗目标,最终目标是防止心肌梗塞等致命性后果的发生,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阻止与延缓心血管病变的进展,简单地说就是要避免斑块继续长大及防止斑块发生破裂,如何理解呢?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了正常的血流,在某此因素比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不能满足对心肌细胞的供血而引起剧烈疼痛即心绞病发作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上有斑块发生。
从理论上来说,斑块越大造成血管狭窄的程度越严重,但实际上当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超过75%时,心绞痛就会频频发作而接受放置支架等治疗,并不会因斑块过大而完全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梗塞。而真正的心肌梗塞也并非是斑块堵塞了血管所致,是由于斑块发生了破裂,其中的粥状脂质物暴露在血液中,引来大量血小板聚集成团,瞬间形成了血栓将血管梗塞从而造成心肌细胞坏死,心脏不能正常收缩跳动而危及生命。
因此,心肌梗塞的发生并非是斑块越大越容易发生,主要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如何。有临床数据显示: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冠状动脉因斑块导致的狭窄多在60-69%之间,没有达到通常需要放置支架的狭窄75%以上的程度,所以对有冠心病的人来说如何能稳定斑块不破裂甚至比防止斑块长大更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稳定斑块呢?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从斑块形成的过程入手,比如低密度脂蛋白在斑块形成中起着将脂肪运送进血管内皮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斑块形成的速度越快越严重,一旦血管内皮中有脂肪沉积就会引起炎性反应使脂肪“粥样化”,炎性反应越重、粥样化脂质物越多,斑块中液态物越多,斑块越软越不稳定。因此,尽可能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较低水平既可阻止与延缓斑块进展,也可减轻炎性反应增强斑块的稳定性。
目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做法就是服用他汀类降脂药,也就是说只要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人就应当服用他汀,且需要长期服用将低密度脂蛋白严格控制在1.8mmol/L以下,才能将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