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心血管病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有高达55万左右的人口死于猝死。
平均算下来,相当于每一天就有人会因为心脏的骤停而去世。也就相当于每一分钟就会有1个人因为心脏骤停而突然死亡!并且这些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的人,有87%的占比,医院之外的。
看到这几个字数字想必大家都会不寒而栗、毛骨悚然。根据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可以得到:从近30年来看,我国的总体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现出一个快速上涨的趋势。
并且,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在我国,年轻人的死亡人数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今天带着这些疑问,小编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关于猝死这个话题。
每年竟然有将近60万的人猝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猝死前会有什么征兆吗?发生猝死还有抢救的可能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样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猝死都分为什么类型?1.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指的是人的心脏突然就停止跳动了,通常来讲这种情况是因为持续性的无脉性室性心动的速度过快或者是由于心室颤动引起的。
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症状发作后的1个小时之内就死亡。这也是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
2.非心源性猝死
非心源性猝死通常来讲是指:不是由于心脏疾病而导致的猝死。
其中包括呼吸系统的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中毒、以及精神应激、严重感染等情况而引起的猝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不太明确的猝死情况。
相对来讲,非心源猝死的比例较少,但是非心源猝死与心源猝死一样,后果十分严重,所以我们也一定要重视起来。
3.还存在婴儿猝死综合症和运动员猝死
婴儿猝死综合症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指婴儿突然的发生死亡,死亡之后进行尸检以及病因的筛查,但是都找不到确切的死亡原因的。
运动员猝死的概率是很大的,但是就猝死的原因来讲,年轻的运动员和老年运动员的发生猝死的原因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
以35岁作为一个分界线,年轻的运动员猝死的原因,多数是心肌病或者是与心律失常有关,老年运动员猝死一般情况是与冠心病有关。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猝死人数如此之多的呢?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
在发生猝死的人当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前发生过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心梗的早期,且中老年人居多。
2.肥厚型心肌病
这种病是造成青少年人群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并且这种病的漏诊率是比较高的,建议存在猝死家族史者进行超声心动图的筛查。
3.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
冠状动脉出现异常,可能会出现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收缩.
导致心脏局部的缺血,严重的情况将会导致心脏的骤停,或者是心律失常,从而导致猝死。
4.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病毒的感染和其他类型的疾病也可能累及心脏电传导系统,从而大大增加了患者猝死的风险。
5.心震荡
胸壁受到一定的冲击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一般情况下是与心室的颤动息息相关。
同时,这也是年轻运动员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6.呼吸系统疾病
张力性气胸、重症哮喘、等呼吸系统类的疾病,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进而导致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往往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7.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干出血、大面积脑梗、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些都可以引起颅内压的急剧上升。
这也就说明了我们的生命中枢受到了压迫,进而患者可能会发生呼吸骤停、或者是心脏骤停的情况,从而导致猝死。
8.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多数是由于酗酒和暴饮暴食造成的,严重的炎症风暴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或者是心律失常的出现,进而可能会发生猝死。
9.其他不常见原因
不常见原因导致的严重的休克、酸碱失衡、或者是电解质紊乱、药物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严重感染等病症,也可能导致发生严重的心脏事件,从而增加猝死的概率。
猝死会有哪些症状呢?1.预警症状
大多数的患者在猝死之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预警症状,所以这也就是猝死让人很难预测的原因之一。
如果要是身体中存在不明原因的晕厥的患者就应该提高自己的警惕,或者是出现气短、胸痛、疲惫、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的时候,我们要加强警惕。
2.典型症状
猝死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就没有了意识,并会迅速发生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的现象。
因为人发生猝死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一般来讲,猝死前短时间内可能会存在剧烈的胸痛、严重的呼吸困难、突发心悸、眩晕等症状。
在一些猝死的患者当中,猝死之前还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癫痫发作的情况。
怎样判断是否发生猝死呢?而当我们面对猝死发生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存在这样3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
若患者存在大动脉搏动和胸廓起伏的情况,则考虑患者并不是猝死。这个时候不必进行心肺复苏,建议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找专业的医务人员帮助。
2.第二种情况
如果患者还有大动脉搏动,但没有胸廓起伏的情况,则考虑患者可能是发生呼吸暂停而导致意识的丧失的情况。
这时建议首先一定要确认,患者口腔内是否存有异物,或者是呕吐物,如果存在一定要尽快清除,并且要采用仰头举颏法来开放气道。
同时也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务人员帮助。
因为呼吸的暂停也很有可能会导致猝死的发生。
在等待急救的过程中,建议我们一定要监测患者大动脉搏动的情况。
3.第三种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没有大动脉搏动同时也没有胸廓起伏的情况,则考虑患者是发生了猝死,
这时,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并且拨打急救电话。
猝死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很容易会造成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对于猝死幸存的患者来讲,如果脑缺血缺氧的时间过于长,那么很有可能会发生缺血缺氧性的脑损伤。
这种情况的早期表现主要为:出现昏迷或者迟钝的情况。后期主要表现为:无意识觉醒状态,也就是持续性的植物状态。
在我国现有的医疗条件的支持下,患者可以存活,但是患者高级智能下降,不能与他人进行交流。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超过三个月,则被称为永久性的植物状态。
因为患者一旦持续植物状态的时间超过三个月后,那么可能恢复的概率极小。
对于患者的治疗也主要是支持治疗,也就是说医生会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上的支持,以及预防感染等帮助。
猝死应该怎样有效预防?1.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议普通人群要戒烟,同时保持规律的运动及锻炼。
适量饮酒,保证膳食的健康,同时一定要注意监测并且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
冠心病的患者应该遵医嘱规律用药。
2.及时就医沟通
对于猝死幸存者或者是有症状性的心力衰竭以及心肌病的患者来讲,应该听取医生的建议看是否需要植入ICD。
若家族史中存在猝死的成员。那么家族的其医院进行心脏的筛查,来明确自身身体的健康情况。
3.避免高强度运动
对于存在猝死高危因素的青年人,应该避免参加一系列剧烈的运动,但这并不等同于绝对避免运动。
4.避免熬夜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讲,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情况。经常熬夜对我们的身体的伤害极大。
结语除此之外,还要坚持每天进行有氧运动,来提升我们的身体机能。
由于猝死属于危及重症,若身体一旦存在或者出现可能是猝死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身体是一切革命的本钱,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无论是生活的压力还是工作上的压力,我们都应该学会去排解这些压力。
以及不要过度劳累,杜绝没有必要的焦虑,一定要在保证我们身体是健康的情况下,努力工作。
同时一定要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可以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之下,降低发生猝死的可能。
相信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内心一定有很多想法,讲讲你对猝死有什么了解或者身边有没有什么类似事情呢?欢迎留言私信。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