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5日),闵行区颛桥医院与五院医生前往养老院巡诊老人情况,评估是否要开具口服小分子抗病毒治疗药物
为发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分流”的重要作用,在上海,药物正向基层倾斜!
目前,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阿兹夫定等口服小分子抗病毒治疗药物已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并均已纳入医保。
这些抗病毒药物用药情况如何?怎样的患者可以配上药?如何用药?药够吗?记者采访医院。
社区老人用药第二天退烧,对养老院老人每日“巡诊”
“太阳图标这板药是白天吃,月亮图标就是晚上吃,间隔12小时,连吃5天,一盒吃完就是一个疗程,明白吗?有任何不舒服或不清楚的,请马上跟我们说。”在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向病人、家属交代用药细节。
1月1日,口服小分子抗病毒治疗药物进入该中心,1月2日,这里就向患者开出第一盒辉瑞的Paxlovid。
“这是一名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新冠感染第二天,高烧39度多,症状比较明显,我们考虑这名老先生比较容易重症,让他尽早用药、抑制病毒复制、尽早阻断重症化进程。”枫林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副主任陈碧华告诉记者,老先生由孩子陪同来社区问诊,之前医院,社区这是第一站,“经我们专家评估全身情况,决定给予Paxlovid用药,第二天医生还随访了一下,老先生的热度已退下来,用药效果比较明显的。”
“医院”的老人们,有需要的能否用上药呢?陈碧华告诉记者,如果是卧床老人感染新冠需要用药的,有家庭医生对重点人群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