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懂回归分析,解读柳叶刀论文某方法诊断冠 [复制链接]

1#
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如果你只会看p值,p>0.05不显著(没有意义),你就无法解读柳叶刀这篇文章。也看不懂大部分临床研究的核心结果。

从题目看研究假设

采用hs-cTnI方法诊断冠心病对于改善预后的作用。High-sensitivitytroponinintheevaluationofpatientswithsuspectedacutecoronarysyndrome:astepped-wedge,cluster-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TheLancet,.[1]

X:两种不同方案,即“hs-cTnI方法重分类诊断”和“传统方法”相比诊断冠心病

Y:预后,即心梗和心血管死亡等

研究对象:疑似冠心病患者

研究设计:RCT

属于关联分析(associationstudy),即研究某方案对预后Y的改善作用。

摘要的核心结果

重分类诊断方法的心梗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0%(95%CI:0.75-1.61),不显著(p=0.)。Inthosereclassified,subsequentmyocardialinfarctionorcardiovasculardeath……adjustedoddsratioforimplementationvsvalidationphase1.10,95%CI0.75to1.61;p=0..

如果你看到这么大的p值,会怎样想?是否会说:“统计上不显著,没意义”。大部分人都能看懂p值,然而却忽略了对回归分析效应值的理解。这就造成不能真正理解SCI论文的核心结果。

学习的方向

学会看回归分析结果的方向和作用大小,例如本研究正文核心图表:

从图2结果看,横坐标是随访时间,纵坐标是生存(非心梗或心血管死亡)率。可见:

1.hs-cTnI重分类方法(红线)预后好于cTnI(蓝线),提示重分类改善预后;

2.hs-cTnI重分类方法(实线)预后好于cTnI(虚线),同样提示重分类改善预后。

图下注释表明:重分类方法对于改善预后并不显著(p=0.)。

从图3结果看:提示hs-cTnI方法对于心梗或心血管死亡的作用偏向于危险因素:OR=1.10(0.75,1.61),即增加心梗或心血管死亡风险10%。虽然目前P值不显著,然而如果增加样本量,95%CI就会变窄,p很可能显著,对效应值影响不大。

要点

首先你要能发现文章中图表结果的矛盾之处,下一步才能找原因。

1、学会看回归分析结果的方向:

图2提示保护作用

表3提示危险因素

2、学会看回归分析结果的大小:

OR=1.10表明增加心梗或心血管死亡风险10%。这个10%的作用从临床角度看,还是较强的效应。

找原因

图2是单因素结果,没有调整混杂;表3考虑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可见X和Y的关系受到其它因素影响很大。本研究虽然是RCT,采用随机化控制混杂,然而混杂并未控制的很好。因此作者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从数据分析角度进一步调整混杂。

只有你真正看懂了回归的结果,对于本研究结果的解读才能由表入里。虽然统计学上不显著,却不能否定hs-cTnI方法的临床意义。下一步需要对治疗方案的影响进行分析,因为治疗方案很可能影响X和Y的关系,而本研究没有收集治疗方案的指标。也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ShahASV,AnandA,StrachanFE,etal.High-sensitivitytroponinintheevaluationofpatientswithsuspectedacutecoronarysyndrome:astepped-wedge,cluster-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TheLancet,.

致谢:感谢《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主任张崇凡副编审提供参考文献。

第十八期临床科研设计与数据分析培训

真实世界研究专题

医院/10/27-28

临床科研工作者发表SCI的新途径利用既往病例资料,将临床经验转化为证据

报名方式:开始报名啦

第十八期(北京)临床科研设计与数据分析培训:真实世界研究专题

陈星霖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小编喝茶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