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
中国著名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年因冠心病去世,享年59岁。
1
什么是冠心病呢?
冠心病
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由于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使冠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心肌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不能正常工作。
2
危险因素及诱因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糖尿病以及肥胖。
除此之外,还包括不良生活的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少体力活动,以及社会心理因素。
诱因
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3
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即使选择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需同时接受药物治疗以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改善预后。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缺血治疗、抗血栓治疗、延缓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进展或逆转病变治疗、改善心功能和防治其他缺血相关并发症治疗等。
2.手术治疗
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属心脏外科手术,疗效确切,但创伤较大,费用较高,主要用于不适合介入治疗的严重冠心病患者。
下面,重点来了。
3.介入治疗
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它是一种心脏导管技术,通俗的说,就是通过手腕上或大腿上的穿刺口,引入细细的导管,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放入一个“支撑架”,可以把狭窄的冠状动脉“撑大”到狭窄前的大小,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
适应症:
⑴正规药物治疗中,心绞痛仍较重,为明确动脉病变情况者。
⑵胸痛似心绞痛尚不能明确诊断者。
⑶中老年心脏增大、心衰、心律失常,疑有冠心病而未能确诊者。
⑷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复发,管腔再狭窄者。
随着介入材料不断改进、操作技术日益成熟,抗血小板治疗和抗血栓治疗不断完善,使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拓宽,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逐渐减少,操作成功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并因其创伤小、术前准备要求低、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可靠成为了冠心病治疗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专家介绍
李树仁,心血管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尤其是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多支长病变、血栓性病变、桥血管病变、严重钙化病变等复杂冠脉病变;能够完成针对阵发性室上速、房扑、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针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床旁临时起搏器安装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开展三腔心脏起搏器及体内埋藏式心脏除颤器植入术(CRT、ICD、CRT-D),可以有效改善严重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发展、改善远期预后,有效防止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各项手术成功率高达99%、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
出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联系-。
医院专家原创编辑,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