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突发心梗应该怎么做医生提醒这5个误区,一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目前已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达国家经过数十年规范化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心梗的发生率已逐渐下降,而我国则呈现增长态势。为提高公众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中国医师协会于年开始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心梗救治日”。“”的寓意有两个:一是有胸痛,我要拨打;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分钟。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胸痛中心的建设对于降低心梗的死亡率、致残率起到极大的作用。在心梗的救治过程当中,大多数人对这个疾病的了解并不充分,存在很多误区,这可能会影响到心梗的及时救治。本期,我院内五科(心血管科)医生将针对这些误区一一给予解答。误区一:出现剧烈胸痛,坚持不打或坚持自行来院。多种疾病都可出现胸痛的症状,例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肋间神经痛等等,公众对高危胸痛的判断存在较大的难度。但突发剧烈胸痛,尤其是伴出冷汗的,多数是比较凶险的疾病如心梗或主动脉夹层。此类疾病的发生相当于在体内安装了“定时炸弹”,急救原则是原地平卧,尽量放松情绪,立即拨打等待医护人员到达。自行下地活动是引爆这颗炸弹的主要原因。误区二:怀疑心梗后,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救治要遵循就近原则。有些患者可能因为舍近求远,要求救护医院,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随着“胸痛中心”医院的铺开建设,目前已形成较大的胸痛救治网络,多数地区已具备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而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转运首选距离最近的胸痛中心救治单元。误区三:盲目自信,质疑专业医生判断。部分患者因平时偶有胸闷、胸痛的症状,自行服用药物后可缓解;或因此前体检心电图没问题,医院提供的心电图、抽血甚至冠脉造影检查等等,往往这些主观认知会耽误心梗的救治,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心电图是胸痛患者最基本的检查。既往体检心电图正常不代表现在的心脏没问题,心电图通常只在疾病发作的时候看到异常的结果;而冠脉造影检查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建议患者相信医生专业的判断。误区四:认为做支架有害,做了就要终生服药,国外已经不做支架了。堵住的血管有几种开通方法,包括冠脉支架、溶栓、冠脉搭桥,其中冠脉支架是目前处理该疾病最主流的手段。如今,人们很容易在短视频平台获得医学相关知识,但普通人对网络医学科普的合理性缺乏辨别能力,经常听到的伪科普观点就是“国外已经不做支架了”,殊不知美国和欧洲的心梗指南一直明确指出将冠脉介入治疗作为心梗首选的再灌注手段,而且这一技术手段仍在不断的研究与更新中。另外,只要得了冠心病,不管有无放冠脉支架,都需要终生服药,并不是因为放了支架的原因。误区五:认为做了支架就万事大吉,而不遵从医嘱。正如上文所说,冠脉支架只是解决血管狭窄的问题,但堵塞血管的斑块不会凭空消失。放了支架后,还要预防血管其他部位出现新的狭窄或支架内再狭窄,所以需要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例如控制三高、戒烟限酒、减肥等,坚持适当运动,并且遵从医嘱,规律服药。总而言之,广大市民朋友要了解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疾病的凶险与危害,在发病时要及时拨打,争分夺秒抢救、存活心肌,避免以上误区,相信专业医生提供的诊疗方案。供稿:周宁智

初审:夏裕文字编辑:安俊停

校对编辑:李龙浩审定发布:施佳平声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