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增加,如何打赢慢病预防 [复制链接]

1#
图集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当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健康问题。数据显示,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万、冠心病患者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过去30多年,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预计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还将持续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已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胡盛寿表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介绍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吃得太好、动得太少,打破了血脂的平衡,而血脂中的“坏胆固醇”,则很容易变成心脑血管的潜藏“杀手”。据了解,目前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和挑战,公共卫生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管控也有不少成效。但从筛查来看,治疗和管理还很薄弱。专家介绍,虽然我国自年起已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但公众针对胆固醇危害的知晓度、达标率仍不高。“相关研究表明,对血脂控制的重视不够,是心血管预防的短板。”葛均波指出,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以高胆固醇为主的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并由国家层面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年)》,这一行动中,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作出了具体指示,并明确提出了要推进“三高”共管,开展超重肥胖、血压血糖增高、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规范化管理。8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从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诊慢性病入手,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此后,国家医保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