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华子都在围绕着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进行科普。于是就有读者提了意见,能不能讲讲脑梗的预防?其实这位读者的意见提得很好,对于新冠病毒,我们戴口罩、勤洗手就能有效预防。病毒疫情很快就会过去,而对中国人健康威胁最大的,仍然是心脑血管类的疾病。在此类疾病中,又以脑梗的致残率最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冬天是脑梗的高发期
在医院,每到天气寒冷的冬季,脑梗的患者就会增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冬季气温低,室内室外的温差大。温度突然的变化,是导致脑梗发作比较明显的诱因。不论是骤冷,或是骤热,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绝大多数的脑梗患者,是本身有慢性疾病,血管中有斑块或是附壁血栓。在平时不会有问题,但在温度剧烈变化的时候,会导致人体血压大幅波动,血管会收缩、痉挛,就有可能导致斑块的破裂和附壁血栓脱落,随血液运行至大脑中管径较细的血管时,就会发生堵塞,造成脑梗。
二、没有无缘无故的脑梗
华子见过很多脑梗患者,他们在疾病发生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一直身体好好的,怎么就无缘无故的脑梗了?”其实没有无缘无故的脑梗,疾病的发生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很多的时候,自己感觉没问题,并不意味着身体就没有疾病。
比如说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通常都没有什么感觉。而吸烟的人,平时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反而可能会感觉更“提神”。但是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除了上述因素,高血糖、高血尿酸、肥胖、缺少运动都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危险因素,也是脑梗的因素。
从疾病角度来说,主要有两种疾病会诱发脑梗。其一就是刚刚提及的动脉粥样硬化,其二就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就是指心脏的心房发生高频的颤动,不能正常地把血液泵入心室,从而导致的心房内血流紊乱,血流过缓,就容易产生挂壁血栓。房颤的原因,一般都是由心脏本身病变引起,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在血压发生剧烈波动的时候,如果有粥样硬化斑块,就会容易破溃,血小板会在破溃处形成血栓;如果有房颤,波动的血压就可能会导致心房内的挂壁血栓脱落。无论哪种情况,最终的结果都会导致血栓的发生。
三、如何做能预防血栓
1、保暖:血压的剧烈波动是血栓发生的主要诱因,而温度的变化会刺激血压波动。那么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保持身体温度相对恒定。如出门要戴帽子、围脖、手套,洗澡的时候水温不要过热等。
2、控制血压:平时要把血压控制好,有高血压的人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的稳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平稳、不要暴怒、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做剧烈运动等,避免血压骤升。
3、消除危险因素:控制好“三高”、戒除烟酒、适量运动、少吃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保护血管。
4、药物治疗:对于慢性病,如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仅靠饮食和运动很难控制达标,多数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相应的药物,才能控制好。
对于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的人,他汀类药物是预防斑块破溃的关键。对于有房颤的人,尽量转成窦性心律,如果转律失败,则需要长期进行抗凝治疗。对于阿司匹林,患病风险高危的人群需要服用,而对于轻中度风险的人群则不建议服用。患病风险的大小,要由专业的心血管科医生来进行评估。
总结一下,在天寒地冻的冬季,是脑梗的易发季节。老年人群要注意冬季保暖,避免受凉引起血压剧烈波动。有慢性病的人,一定要注意坚持用药,尤其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血压情况,不让疾病有可乘之机。对健康有疑问,或是用药方面有困扰的,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