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很多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朋友,只要接受规范的西医治疗,必须吃他汀类药物,除非有禁忌症。那么问题来了,咱们很多患者其实胆固醇根本不高,化验单上没有箭头,为什么医生还非要给吃他汀类药物?能不能不吃?就这个话题,我带您看看科学研究的结论。
首先,大量的科学研究都证实,血浆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也就是说,这个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贡献最大。这个指标越高,越容易得冠心病,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其次,需要明白的是,目前为止,他汀类药物是最好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作用最强,使用最安全,患者的耐受性最好。通过近30年的医学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越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就越低。
第三点需要明白的是,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吃他汀类药物同样能够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这在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等多个大型临床试验中都得到证实,因此,心血管医生的治疗用药,都有据可循。
对于冠心病患者用他汀类药物有很大的好处,对于还没有得冠心病的人,如果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蛋白尿等人群,这些人很容易发展成冠心病,是冠心病的“潜力股”。因此,对于这些人吃他汀类药物,同样会得到很大的好处。从西苏格兰的冠心病研究,到德克萨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究等,均证实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30%以上的死亡率。因此,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患者,不论胆固醇是否升高,他汀类药物治疗都很有好处。
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没有下线?低于多少可以停药?
一般来说,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4.7mmol/L的患者,立即开始他汀类治疗。对大于50岁的中年和老年患者,只要风险达到中危或高危以上,则应在生活方式改变基础上,尽早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到多少更好?
对于高风险的人群,须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到更低水平,风险极高危的患者须采取强化降脂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至小于1.4mmol/L或降低幅度大于50%,以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越好,目前没设下线。
总之,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健康不利,容易得冠心病,为了降低这个指标,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