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有近万人次接受介入治疗,放不放心脏支架,怎么放支架?目前,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由医生目测血管狭窄程度决定治疗策略,有一定的误诊率。
近日,医院心内科潘宏伟教授团队参与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FAVORIIIChina研究成果论文,由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研究证明: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基于造影图像评估血流动力功能的新技术——定量血流分数(QFR)检查术,在其指导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可提升治疗精准度,降低35%的术后1年不良事件风险。
该新技术由博动医学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这种用于冠脉介入术中无创快速诊断心肌缺血和手术导航的技术,在国际上首个实现了无需高值耗材、经济实惠且操作简易的历史性突破,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的冠脉介入手术高水平同质化和规范化医疗。
FAVORIIIChina研究是由中医院徐波教授和乔树宾教授共同牵头,国内26医院共同参与的大规模、盲法、随机、“假”对照临床试验,共筛选例患者,入组例患者,入组患者数量多、范围广,能反映真实世界中国冠心病人群实际情况,主要研究结果表明,与造影指导的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比,QFR(定量血流分数)指导的PCI可显著改善患者1年临床终点。QFR指导组的医疗和经济消耗更低,无论是支架植入数量、对比剂用量、辐射剂量等均低于常规造影指导组,具有重要卫生经济学价值。
这是《柳叶刀》(Lancet)杂志在心血管领域首次发表的由中国专家牵头、在中国本土完成,基于中国原创技术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成果,不仅开创性地构建了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也标志着中国原创的心血管诊疗新技术和高质量临床研究被国际同行所认可。
医院心内科作为中国26家分中心之一参加了这项国家多中心临床研究,也是湖南医院。经过前期培训及院内伦理审查,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临床研究,并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截至目前,QFR技术在柳叶刀、JACC、EHJ等顶尖期刊上共发表余篇高质量SCI期刊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0分。QFR技术已被写入欧洲心脏病学会介入医生官方培训教材、日本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和定量冠脉造影专家共识,已逐步成为国际冠脉介入精准诊断的规范。
这次研究结果发布,有望直接推动QFR进入中国及其它各国冠脉介入诊治指南。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