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休息,小张回到了父母家,刚一进家门,就看见厨房母亲忙碌的背影,鼻腔中也充满了让自己想念已久的饭菜香味。
放下手中的行李,挽起袖子,小张进到厨房帮助母亲做饭。边打下手,边观赏母亲行云流水的手法。很快,小张就发现,母亲每做道菜都要去挖一勺罐子里的白色固体。
“妈,那个白色的是什么啊?我看你之前也是几乎每顿饭都放!”
“那个是猪油,是我和你爸专门熬得,俗话不是说‘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吗?多吃对身体有好处。”母亲笑眯眯地回答。
“真有这么神奇?”小张对这句话表示半信半疑,然而老两口却是深信不疑。
“我们这一辈都是这么吃的,你看我俩身体到现在都很健康,这都是猪油的功劳!”
上面的对话让人产生疑问:一勺猪油真能等于五副药?它真有这么大的功效?对此,接下来给你明确的答复。
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常吃好处多?
这句话纯属无稽之谈,是对猪油作用的夸大。
从成分来看,猪油主要含有的是饱和脂肪酸,能达到40%之多,是普通植物油的2到3倍。它可以在代谢过程中为人体提供能量,如果过量摄入,猪油也能够快速地在体内累积储存,合成脂肪。
但是除了提供能量,储存脂肪之外,饱和脂肪酸并没有其它的治病效果和营养效果,国内外也并无相关的实验结果来证明“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这句话,猪油远没有那么神奇。
而且如果长期食用猪油,人体会摄入过量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曾经有学者做过这样的实验:对两组相同条件的人群进行分析,将其中一组饮食中5%的饱和脂肪酸换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结果发现这一组的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
另外,长期食用猪油还有可能造成人体内脂肪堆积。
有相关实验结果证明,当脂肪供能由20%增加至30%左右时,超重、肥胖概率增加37%,糖尿病风险提高10%,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升高31%。
因此,对于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在生活中应该尽量降低猪油的摄入量。而对于我们普通群体来说,偶尔食用并无太大问题,但是切记:一定不要过量!
了解了这些,“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这句话就完全站不住脚跟了,而且长期的食用猪油也并非养生,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埋下隐患。
其实除了常吃猪油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外,生活中还有其它的油类也会对我们健康产生威胁。那么都有哪几种油呢?接下来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家用榨油机,榨出健康油?
因为上一辈人的口口相传,使猪油带上了能够治病的标签,所以这才有了“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的谣言,而另一种油类—自榨油倍受热捧,则是由于民众对于养生的盲目追求。
这个词的热度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节目中对于传统菜籽油压榨的详细介绍,吸引了一批养生族对自己压榨油的向往。
接着一些商家就借着“安全、无添加、无污染”,“纯物理压榨,新鲜更健康”的噱头推出了各类各式各样的家用榨油机,借此也收获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
但是家用榨油机榨出的油就一定健康吗?有专家对此发表看法:家用榨油机,未必榨出健康油。
在食品营养层面分析,自榨油看似是鲜榨,但是仅仅通过自用榨油机得到的是“原油”,也被叫做“粗油”。并且国家食品标准规定:未经精炼的植物原油只能作为成品油的原料,不能直接食用,不得对外销售!
而自榨油的不健康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原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有害物质,像棉籽油中的棉酚和菜籽油中的芥子苷都会对人体造成隐患。
游离的棉酚是一类有毒的毒苷,如果人体食用,可直接或间接对肾、肝甚至心脏造成实质性伤害。并且有研究报告表明,此类毒苷还有可能影响到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者还会对生殖系统造成伤害。
而菜籽油中的芥子苷虽然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但是在普通烹制的温度下,此类物质并不能得到完全挥发。
另外芥子苷在做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变为硫氰酸脂、异硫氰酸酯和腈。而腈是有毒的,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是在自己榨油的条件下,无法高质量地保证原料的选用标准。如果选料不当,选到变质,发霉的原料,就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比如自榨花生油,如果在榨油过程中不小心加入了发霉的花生,那么榨出的油中就有可能带有“黄曲霉毒素”。
此类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如果不小心摄入,可能会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严重疾病。而且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在经过℃的加工温度才可能被破坏,家用榨油机根本达不到这个条件。
最后就是因为原油中的杂质成分在烹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损害。
在家做饭时,我们偶尔会发现油热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冒烟的现象,这种烟中含有一种丙烯醛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作为生化武器来使用,会对人体的鼻子和眼睛造成影响。
还有就是自榨油相比精炼油储存条件要更严苛。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储存条件不当,就会发生氧化反应,使食用油变质。
而市面上我们经常接触的精炼油,在炼制过程中就要经历脱色、脱臭、脱酸等复杂流程,不仅能够将对食用、储存过程的有害物质去除,并且还可以做到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保留下来,如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
因此,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在生活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食用自榨油,一定要选用符合国家食品标准的精炼油,超市中货架上的油类就是最优选择。
其实,逛超市的同时,货架零食配料表中的另一种油脂—食品氢化油也常常被我们所忽略,而它也是威胁我们健康的一大杀手!
食品氢化油,你了解吗?
不同于自榨油的众所周知,食品氢化油大家就感觉非常陌生了,实际上,它在生活中还比较常见,只是我们都注意不到。
像成人孩子都会喜欢的各种甜食:糖果、奶油蛋糕、夹心饼干甚至冰激凌,它们中都含有食品氢化油。
而它的广泛用途是因为油脂加氢不仅可以提高油脂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控制其加氢程度可以制备出多种物性的氢化油脂,因此也在食品加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正是由于食品氢化油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健康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研究表明:食品氢化油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其中含量平均可达20%左右,而我们平时饮食中所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仅占脂肪的1%到10%。
反式脂肪酸,尤其是来自于食品氢化油中的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这是医学界已经明确的结论。
一方面就是反式脂肪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它是一个脂质驱动过程,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在血管壁积聚,触发许多炎症介质分泌,并导致其他免疫细胞的聚集。
有学者对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相比,连续16周服用食物氢化油中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使炎症因子释放量增加了1.5倍,且小鼠主动脉内膜巨噬细胞活化明显增强。
另外,反式脂肪酸的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增加患冠心病的概率。
在对位年龄在50到69岁,且并未诊断出冠心病的芬兰男子群体的追踪调查中,有位患者因为冠心病死亡。在排除掉年龄及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后,观察到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和冠心病死亡危险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还有研究表明,如果孕妇和乳母在生活中长期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胎儿或者婴幼儿通过胎盘和乳汁吸收到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对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对于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我们应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尤其是食品氢化油——反式脂肪酸的危险来源之一,我们一定要控制其的摄入。
总之,自榨油和食品氢化油中都含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医生建议:在日常饮食中,这两种油劝你别吃!
最后
一勺猪油五副药纯属谣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控制猪油用量,保持健康的摄入量,选用安全的食用油,这才是我们饮食健康的第一步!
文献
[1]严靖,孙沁梅,冯琴.反式脂肪酸对血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危害及机制[J].医学综述,,27(11):-.